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530-4691299
学校邮箱
sxyzbgs@126.com
网址
www.d.sdsxyz.com.cn
学校地址
菏泽市单县舜师路东段
教学心得
TEACHING AND RESEARCH TRENDS
□ 陈德玉
一、总体评价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I卷,体现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颁布,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载于《中
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1日第3版)]的核心思想,即“一体、四层、四翼”, 一体——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思想;从考查目标、考试方向也很好地体现了“四层”、“四翼”,即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进行考查。坚持“紧扣考纲,源于生活,灵活多变,考察能力”的原则,走“基础性、导向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路线,突出对主干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覆盖面广,梯度适中,设计合理,和以往相比基本秉承了稳中求变兼顾创新,试题明显强化了灵活性、强化了学科内知识的渗透和融合。
二、考题统计分析
今年,试题的难度比去年略有加大,估计在2015——2016年之间,有较高的信度和区分度。试题除没有直接对元素化合物进行考查外,对核心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基本全覆盖。统计如下: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 号 | 题 型 | 分 值 | 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难度 要求 | ||||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 了解 | 理解掌握 | 综合应用 | |||||
7 | 选 择 题 | 6 | 化学与STSE(合成纤维与纤维素、蛋白质的区别) | √ | √ | √ | 易 | |||
8 | 6 |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化学物质分离方法(升华) | √ | √ | √ | 中 | ||||
9 | 6 |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原子共面、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 √ | √ | 中 | |||||
10 | 6 | 化学实验的综合考查(气体的制备、净化、验纯、制气装置的选择等) | √ | √ | √ | 中 | ||||
11 | 6 | 电化学原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 | √ | √ | √ | 易 | ||||
12 | 6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 | √ | √ | 易 | ||||
13 | 6 | 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比较等) | √ | √ | √ | 难 | ||||
26 | 非 选 择 题 | 15 | 化学实验(装置的作用、仪器名称、操作目的、实验原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分数、纯度的计算 | √ | √ | √ | √ | 中 | ||
27 | 14 | 工艺流程题(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化学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Ksp的有关计算) | √ | √ | √ | 中 | ||||
28 | 14 | 平衡理论综合题(酸性比较、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移动、转化率及平衡常数的计算) | √ | √ | √ | 中 | ||||
35 | 15 | 焰色反应、核外电子排布式、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熔沸点比较、晶胞及计算 | √ | √ | √ | √ | 中 | |||
36 | 15 | 有机物命名、反应类型、结构式、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合成路线 | √ | √ | √ | √ | 中 | |||
总计100分=基本概念理论32+元素化合物6+必考有机12+实验21+计算14+选考15 |
从以上统计看:
1.今年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中装置连接顺序、卷II原理题中综合图表分析等没考查。开放性试题的难度,比2015年(设计实验证明:证明草酸是二元酸)明显降低,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就没有2015年高。
2.必修有机,占的比重加大,分值增多,两个选择题,计12分。
3.元素化合物,占的比重减小,直接考查的很少,涉及到的分值仅6分(与15、16年比明显减少)
4.今年考题,计算占的比重加大,分值增多,八处涉及计算(13题A项,根据图中信息计算Ka2—难;26题(5)小题两处,27题(4)(5)两小题,计算过氧键数目、列式计算、判断是否有磷酸镁沉淀生成,两处—较难;28题,三处),分值约14分,是试题难度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5.学生易失分的题目或知识点:①10题,Zn粒中含有硫等杂质,加盐酸产生硫化氢,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学生无法推断。②11题,题干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不能失电子而损耗,容易因审题不准而忽略。③13题,难度大,易失分—常态。④27题(4)(5)(6)三小题,计算过氧键数目,列式计算、判断是否有磷酸镁沉淀生成,书写给定信息、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度均较大。
⑤选修模块中,(5)(6)两小题,要求写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及合成路线,两小题难度较大,易失分。
三、试题特点
1.注重化学与STSE的联系,注重化学思想的考查。
第7、8两题都考查化学与STSE;第11题以支撑海港码头的钢管柱的防腐为背景考查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的工作原理;第26题以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测定经典方法——凯氏定氮法为题材,考查了化学仪器的识别和用途,实验操作的原因分析,铵根离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滴定中的甘氨酸中氮的质量分数、和样品纯度的计算等,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考查学生化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
2.试题灵活,提问方式有所创新,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10题考查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综合实验考查,涉及气体的制备、除杂、干燥、实验的操作,难度较大;第13题以NaOH溶液滴定己二酸的滴定为载体,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离常数的计算,本题图像新颖,图中信息较大,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个选项呈现多角度设问,综合程度高。第27题是工业流程题,考生对本题题干较为熟悉,入题容易,但题中信息量大,考查内容包括陌生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分析,Ksp的计算,有一定的难度,题中(4)问已知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分析过氧键的数目,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研究过程,激发科学精神
第9题以3个分子式为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题目设计新颖。对于苯结构的阐述和研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过程,这三种物质结构都是19世纪中后期三位科学家提出的苯的三种结构,这道题的设置能让学生尊重事实,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选修有机题目,难度比15年略有降低,与16年相当。
四、启示
1.高三复习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一轮复习中所说的“全面系统”),例如:
①复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应复习硫化氢及氢硫酸的性质(了解)(教材中没有该内容)(今年10题、28题均涉及到)。
②复习弱酸时应复习磷酸及性质(了解)。
③复习干燥剂应复习五氧化二磷(了解)(考试大纲对磷及化合物没做要求)。
④复习实验,知识应全面,今年第10题就考到启普发生器(启普发生器在一般的复习资料、理解高考试题很少出现)。
⑤适当渗透优秀传统学科思想和科学史的有关知识(外出开会介绍,领导的要求,今年考题就有所体
现)。
2.基础年级的教学应注意考试说明对各知识点要求的变化,例如
①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注意配平方法)。
②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的书写
规律)。
③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活化能以往不做要求)。
④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新增,以往,考试说明中没提“电离平衡常数及计算”,但历
届高考在有的已考——山东)。
⑤能进行溶度积常数的相关计算(新增,教材中及巩固练习中很少涉及Ksp的相关计算)。
⑥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新增,以往,考试说明中没提,教材中多数没涉及,所
以应注意加强钠、镁(新增)、铝、铁、铜等常见金属的制备方法的教学)。
⑦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往考试说明中没提)。
⑧新增“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教材中没有该内容)。
⑨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新增“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⑩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改成“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希望下一学年教基础年级的老师,注意《课程标准》变化的同时,兼顾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注意各个知识点的宽度和深度,为学生下一学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条:2017年普通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下一条:没有啦! |
返回列表 |